インタプリタかなくぎ流

いつか役に立つことがあるかもしれません。

又談鈔票。

1
上陣子從年底到年初日本鈔票開始新舊交替之際,列島上不斷地傳出被發現假鈔的報導。出現假鈔的地點普遍於日本各地,而且擁有同一編號的鈔票在遠隔幾百公里的不同地點同時出現,使人想到此次偽造鈔票案的背後很有可能存在規模較大的犯罪集團。
聽說大部分假鈔發現在「初詣*1」的人群十分擁擠的神社或寺廟院內,看來嫌犯趁著嘈雜熱鬧的氣氛偷偷地使用這些假鈔。因為「初詣」的時候神社「社務所*2」的服務員就是手忙腳亂,沒有時間一一確認鈔票是否真品。再說周圍廟會的夜市裡手低下比較昏暗,也不容易辨別真否,嫌犯就是特意瞄準這種特殊情況而大膽地使用假鈔呢。
在日本,偽造貨幣被認為是一種嚴重損害國家經濟和社會穩定的重大犯罪,被判重刑*3。但近幾年來,隨著個人電腦和廉價而高功能的打印機普及全國,假鈔案只有更加猖獗而決不在較少的趨勢。


2
假鈔案含有一點“惡漢小說”的味道――如果我這樣寫也許未免有些失慎。但對我說實在的,有時聽到假鈔案的報導之後不知不覺從心裡湧出一種“快感”來,這種心情似乎有點類似於小時候玩過“小偷和警察*4”時我總想當小偷角色的那種心態。與其當警察總是拼命地追求嫌犯,還不如當小偷來享受潛逃的緊張氣氛和這種緊張所帶來的一種快感――我當時這麼想著呢。
當然我沒有製造過假鈔,也沒有用過假鈔。不過我可以想像偽造鈔票的人在實際的場合上第一次考驗自己“作品”時的高潮心情。親自使用“作品”的風險性雖然蠻高,但他也可以目睹於“作品”做出結果的成敗。這是不是有點像玩撲剋的“抽王八*5”玩到終局時,很巧妙地讓對方抽取鬼牌的那種心情?
我最喜歡的宮崎駿動畫片是《魯邦三世−−卡裡奧斯特羅之城》,那個故事也是有關假鈔的冒險潭。空想中的歐洲小國卡裡奧斯特羅公國王宮深處藏有秘密“哥特”假鈔的工廠,曾經年輕時潛入後被發現,倉皇逃竄的魯邦東山再起,再度攻略卡裡奧斯特羅展開角逐後終於揭發公國的秘密,進而解放被囚的克拉瑞絲公主……。
在這故事中,有一個有趣的情景――魯邦對他的夥伴次元大介解釋“哥特幣”的歷史:據傳說,中世以來歐洲動亂都與哥特幣有密切的關係,它不儘毀滅法國波滂王朝,也成為拿破崙的資金源,上世紀還成為導致世界經濟恐慌以及兩次世界大戰的誘因。為了偵探此一秘密,各國曾經派出上百個間諜,但迄今為止一個也沒有生還――。贊! 雖然是個非常荒唐的,但實在是令人興奮不已的故事情節,假鈔在這裡釀成某種黑色浪漫(?)的味道呢。


3
我雖然沒有用過假鈔,但有過被別人塞到假鈔的經驗。
第一次是我在大陸廣州旅遊的時候。我要參觀中山紀念堂買票時,售票口的小姐把我擺在櫃臺上的五塊錢人民幣推回過來說:這是假的了。我仔細看,的確是假鈔,好像是用彩色復印機製造的。我不知道到底什麼時候拿到了這張假五塊錢,是不是當天早上在早市賣早點的那一刻,還是前一天在火車站買票的時候?
雖然我無意中使用這張假鈔,但如果萬一情況不妙,也許被人家報警吧。真令人出冷汗。
第二次是在台灣。有一天晚上我從高雄市內座計程車回來,下車時司機對我拿出的五百塊台幣指出:這是假的了。果然我交給司機的那張五百塊就是“彩色拷貝版”。那天晚上我喝了酒稍微喝醉了,而且計程車內比較黑暗,我從錢包拿出五百塊來的時候,根本沒有察覺到是假鈔。到底什麼時候被別人塞到這張“鬼牌”呢?
在大陸也好,在台灣也好,我們買東西時都可以看到櫃臺的服務員拿著鈔票仔細端詳,摸一模確認鈔票的手感、迎亮檢查鈔票的水印或利用鑒定機來確認真假。在日本完全看不到這種情形,看來我們日本人對假鈔的戒心少之又少,幾乎沒有這方面的心理準備吧。
現在我把這兩張假鈔還留在我手中,引以為戒。可是唯一我不太了解的就是人家偽造那五塊錢人民幣是不是真不合算? 因為如今還姑且不談,當時(十來年前)在大陸彩色復印的費用沒有那麼便宜,還不如偽造額面更高的鈔票了,是不是?

*1:參拜神社或寺廟祈求一年的福運。

*2:販賣護符或神簽的櫃臺。

*3:可能其他國家也有同樣法規觀念吧。

*4:像捉迷藏般的遊戲。

*5:在台灣是不是叫“拱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