インタプリタかなくぎ流

いつか役に立つことがあるかもしれません。

對不起,我真不孝。


yiyi.jpg 我喜歡看台灣導演楊德昌的電影。他在千禧之年拍攝的《一一》是我最欣賞的作品之一。《一一》是個家族的故事,可是他們與典型的家族似乎有點不一樣。他們雖然並不處於“家庭崩潰”狀態,但是家族成員之間很少看到形影不離、笑成一團的圓滿家庭形象,甚至會令人感到這部電影為“將每位成員不同的小故事組成一篇的Omnibus片”。他們都承擔著各有各的種種問題,有時不知該如何處理好這些問題,有時故意不正視問題而將它糊弄了過去。故事裡充滿著當代家族的另一種奇妙的人情味。――對了,這是“另類”的人情味。


我沒有故鄉。我這樣講,聽起來有點像B級電影裡流浪漢的台詞,未免令人感到庸俗、顯得自己有點俗氣。但目前人在台灣,又是在日本無家可歸,我真的沒有所謂的故鄉。這是因為我父親從前是個工薪族,總是被公司下令調動走遍全國的緣故。我出生在日本橫濱,但聽父母說,我不到一歲時全家就搬到別的地方去,因此橫濱不算是我的故鄉。
父母早就年逾花甲退休,目前住在北九州市北九州市就是我父親的故鄉,他還居住在自己出生的那棟老房子,這是二戰前的“昭和”初期*1蓋起來的已分類於“古董”的陳舊房屋。對父親來講,這裡無非是不折不扣的故鄉,周圍還有很多竹馬之友,自己畢業的小學、初中、高中都在附近。但是對我來講,這裡只不過是陌生的地方城市之一,跟其他城市感覺沒有什麼兩樣。――因此,我很少回老家。
我念高中時就離開老家。當時我們一家住在東京,但父親上級又要將他調動到大阪去,而我不願意轉校,這樣我就開始單身生活。從那以後我很少回老家了。也許有可能,我個性有點傾向喜歡流浪,像只風箏斷了線。父母也從來幾乎沒有催我“常回家看看”。您是不是說我們親子之間感情過於冷淡? 其實我對目前的這種“超級淡薄親子關係”卻有著一點驕傲。我認為孩子長大後親子互相要有自強自律,親密也要有個分寸。古人不是說“君子之交淡如水”嗎?
我之所以不太願意回老家,是因為我是個非常不孝的孩子,有點不好意思跨過老家的門檻。再說老家旁邊又有一棟老房子,我父親的伯父夫妻住在這裡。我一回老家,就必須拿著禮物拜訪伯父夫妻,寒喧問候聊聊閑天。伯父總是對我極其挖苦,他根本無法了解老天爺怎麼能留著口譯這種“耍嘴皮子”之命,堂堂男子漢應該幹出一番大事業! ……我低著頭只好哭笑不得。
由於這樣那樣,現在我回老家的機會似是有等於無,幾年之間偶爾一、兩次就是了。對我來講,我父母以及住在老家附近的妹妹和她先生、孩子們已經等於“在從堂兄弟的婚禮上偶然見到的遠親”狀態,甚至我真的想不起我的侄子是個什麼樣的面貌、他們叫什麼名字。
嗯〜〜,這樣寫過來,連我自己也覺得我這家夥太不像話了! 曾經好多朋友批評我很不孝順,甚至有人指出過:你的性格過於乖僻,應該立即悔悟,重新做人。像我這樣的人,在日本社會裡有可能被視為“狼心狗肺”(笑),很難被社會接受,何況在比我們更重視全家團圓、尊老愛幼的華人社會裡呢。
在大陸也好,台灣也好,我真佩服大家對家庭傾注的熱情與愛情。大家都會每逢佳節倍思親,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還有母親節、父親節、兒童節等等,大家都趁機會回家團圓,這些節日前後或者與節日接近的周末很難買到飛機票或火車票。我跟我的大陸同學或台灣同事談話時,就會發現他們的說話裡很富有尊敬爺爺奶奶、思慕父親母親、照顧兄弟姐妹之情。很多大學生目光炯炯充滿期待地告訴我:畢業成家立業後一定要跟父母住在一起。……真是厲害,我無話可答。
現在我跟父母之間偶爾有著音信,不過這只是E-mail來E-mail去,確認確認雙方照樣平安度日罷了,總是共有十來行的簡潔無比的短訊。幸運的是,目前父母還算是健康無虞,當前還沒有面臨著扶助或“介護(護理)”父母的局面。今後萬一在父母身上有了不同的狀況,是不是我也得回歸“為人子者之道”? 嗯,可能是吧。

*1:大約1930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