インタプリタかなくぎ流

いつか役に立つことがあるかもしれません。

不能草草了事。

從前從前,我剛開始學習北京話的時候,有位日本老師悄悄地給我提醒了一件事情。老師說:“你在兩位以上的華人面前千萬別問類似於‘這個詞匯是什麼意思?’般的問題!”。當時我覺得有些怪異,但後來我深深地體會到這位老師的“忠告”了。
老師“忠告”的意思是這樣:因為兩岸三地華人的語言版圖非常遼闊,他們的語言雖說統稱“北京話(或普通話)”但其中也有三六九等。如果你在兩個人以上華人面前提出此類問題,大家很有可能吵起架來:“沒有這種說法!”“你說什麼,我們平常會這樣說呢!”“不,應該這樣說!”……這就難以收拾情況,你只好低頭把這場風波讓過去了。他們各持己見,其實都沒有錯,分別在他們的老家一帶的確是很普遍的說法。各位都對老家的說法很自負很驕傲,所以你好好注意此一問題,免得不讓大家丟個面子。
後來我在幾家公司裡,跟好多華人同事一起做過工作。有時我還是違背過老師的教誨,不小心在幾位台灣同仁面前提出此類問題,造成擾亂辦公室的秩序(^^;)。到了現在也會有。特別是有關台語(台灣語)的問題,事情就更複雜了。
因為台語目前並沒有固定的寫法,自然各位的爭論更“火上澆油”呢! 比如上次我在報紙上發現“皮皮挫”的說法,這可能是台語,我不完全沒有把握這個詞匯的意思。於是就不注意問旁邊的台灣同事:“皮皮挫”是什麼意思?
這樣就糟糕了,幾位台灣同事已經聽到我的問題,就又來了爭論了! 首先各位圍繞“皮皮挫”這種音譯字爭論一番,這樣假借是否妥當,不容易進入解釋詞匯意義的階段。
我真佩服華人的這種對自己語言的自尊之心,一絲不苟地追求詞匯的真正含意在哪裡。不過……不好意思,能不能先教一下這個詞匯的“大概”的意思? 大概就可以了。